| |
4876 | :::第八十八章 枫林计划
|
4877 |
|
4878 | 第一代商用聚变核反应堆,在技术上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,运营成本偏高,但美国能源部的专家和政客对聚变核电站的前景持乐观态度,在可预见的将来,随着核聚变发电技术不断被改进、完善、成熟,电力成本有望大幅度降低,实现巨量廉价能源输出只剩下时间问题,人类无需再依靠捉襟见肘的化石燃料,精打细算地维持文明发展,废料难以处理的裂变型核电站,也将很快被淘汰,核聚变发电技术前景一片美好。
|
4879 |
|
4880 | 2052年出现的核聚变发电站,给放射性阴霾笼罩下的地球带来一丝希望,人们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手中新掌握的能源科技,造福人类。许多原本纸面上的超级工程,不再遥不可及,拯救世界的“枫林计划”被美国政府提上议事日程。
|
4881 |
|
4882 | 继ITER_II实验型聚变堆准商业化运行之后,美国政府在纽约市建立起第一座纯商用聚变核电站,并以此为依托,开始验证“枫林计划”的可行性。十几座大型混凝土高塔,在城市周围兴建起来,每座混凝土塔高达三百米,由聚变核电站供电,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工作,巨量空气被吸入高塔,经过层层过滤,去除放射性物质后排出,净化空气。巨型空气过滤塔试运行数月,效果和预期的一样,没有显著改善纽约市的空气质量,只能小幅度降低过滤塔周围数公里范围内的空气辐射强度。
|
4883 |
|
4884 | 美国政府召集一众参与“枫林计划”的专家,研究在能源供给充足条件下,如何进一步降低空气辐射强度,专家们分析过N个数学模型后,得出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案——大量、高密度建造巨型空气过滤塔,网络状覆盖人口聚居区,就像早期的手机基站那样。
|
4885 |
|
4886 | 在聚变核电站出现以前,空气净化过滤基站这种方案是不可能被实现的,因为建造、运营数量众多的空气过滤基站将耗费巨额能源,全体纳税人根本负担不起。现在不同了,有聚变核电站作后盾,一切皆变得有可能,该方案顺利从国会通过。
|
4887 |
|
4888 | 北美东西海岸主要城市开始兴建起大批空气过滤塔,一座座巨型混凝土柱子拔地而起,高耸入云。都市里,大厦高楼变得纤细渺小,成了陪衬,城市的天空看起来似乎就是由这些高大威猛的柱子所撑起,缺了它们,天会塌下来。只几年时间,数以万计的通天高塔被兴建,挺立天地间,一道独特的风景出现在北美大地。
|
4889 |
|
4890 | 纽约市率先实现空气净化塔网络全面覆盖,巨型空气过滤塔运行时低沉的吼声,在城市上空回荡,人们先是排斥、厌恶,然后渐渐习惯了这种无处不在的低频噪音,它给人们带来安全感。若驾车驶离城市,低频噪音会渐行渐弱,暗示着城市边缘不再被空气过滤塔网络所覆盖。聪明的地产商,以特定频率的噪声强度为标准,给房屋制定价格,低收入者只能居住在城市外围的“寂静区”。
|
4891 |
|
4892 | 黑压压连成片的水泥高塔,无处不在的低沉噪音立了大功,纽约市空气辐射指数大幅度降低,连续几年被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。
|
4893 | 鉴于纽约市的空气净化的成果,美国政府信心满满,向民众宣布,将筑建更多巨型空气过滤塔,五年内覆盖人口超过八十万的大中型城市。大约从2056年开始,建造运营聚变核电站和空气过滤塔这两项新兴产业,在美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变得举足轻重,旺盛的需求,让整个国家工业体系朝这两大产业周边聚拢,北美经济增长强劲。
|
4894 |
|
4895 | 美国是两洋国家,东西海岸面朝大海,每年夏秋台风会来。每次台风过后,所有沿海城市的空气辐射指数大幅度回升,前一季的空气净化成果荡然无存。唯有让那些高耸入云的空气净化塔不间断连续运转,才能给渴望清洁空气的民众带来些许安慰。台风让美国政府意识到,只在北美大陆建造空气过滤塔是远远不够的。
|
4896 |
|
4897 | 从自身利益出发,美国能源部批准核聚变发电技术出口许可,美国的盟友——欧洲、澳洲、东亚岛国付出巨大的经济利益、政治利益之后,获得了相关技术转让与援助,跟随着北美的步伐,欧、亚、澳大地上也涌现出一座座聚变核电站和空气过滤高塔。
|
4898 |
|
4899 | 苍茫大地上,不计其数的空气净化塔,发出低沉轰鸣,吸云吐雾,仿佛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的外景片场,一切显得那么不真实…
|
4900 | 人类憧憬百年的核聚变发电技术大规模应用之后,迎来的不是世界大同,也不是歌舞升平,核聚变发电技术似乎仅仅成为一颗救命稻草——人类文明进入聚变—净化时代。
|
4901 |
|
4902 |
|
4903 | *枫林计划建筑参考:
|
4904 | |
4905 |
|
4906 |
|
4907 |
|
4908 | |